全球與台灣 CEO 對 ESG 觀點一致

《KPMG 2022 年全球CEO 大調查》中「環境/ 氣候變遷風險」連續五年名列前五大風險,具體呼應了今年三月金管會公告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要求企業依照合併財務報表邊界完成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與第三方查證的趨勢。這樣的政策除了因應全球淨零排放,目的也包含提升國內出口競爭力、降低國際碳關稅所導致的風險,以及國際資本市場日益側重對ESG 及氣候資訊揭露的要求。

也因此在本年度發布的《2022 年台灣CEO 前瞻大調查》中有74% 台灣CEO 認為全球機構投資人、監管機構高度重視現今的環境、社會和治理(ESG)資訊揭露的透明度。台灣的CEO 們也進一步表示,對ESG 最大的要求與壓力來源為各式利害關係人;依序為機構投資人(41%)、員工與新進人員(27%)、監管機構(19%) 以及客戶(14%),可見除了法規遵循外以外,ESG 策略的運籌帷幄更與企業的資本、雇主品牌以及客戶關係有密切連結。

同樣地,調查中顯示企業若無法滿足利害關係人對ESG 的期待時,台灣的CEO 們認為將會對企業所造成前三名的主要影響,包括企業必須以更高的投融資成本營運、使競爭者取得優勢、以及較難進行人才招募,此與全球CEO 們的觀點一致,也顯示ESG策略對企業營運有舉足輕重、並且是直接關乎長期競爭力的關鍵課題。

ESG 策略思維:短期價格 VS 長期價值

當企業詢問如何拿捏ESG 成本的投入,我們認為應考量轉型的「短期價格」或企業的「長期價值」,這樣的觀點也和調查中所詢問企業推行ESG 計畫、對於企業在財務上的影響力不謀而合。高達45% 的全球CEO 們認為,ESG 計畫可以改善業績表現;反之,卻有48% 的台灣CEO 們認為,ESG 計畫可能會降低業績表現。當台灣企業面臨全球化競爭,要進軍打亞洲盃、世界盃時,CEO 們應將ESG 視為推動企業轉型、優化競爭力的「長期價值」思維。

ESG 的投資是場馬拉松耐力賽,就長期價值而言,不僅能降低整體成本、也能強化營運體質。KPMG建議企業在轉型及減碳上應自核心本業出發、原罪痛點著手,將痛點轉化為商機,進而提升自身競爭力也拉高競爭對手門檻,方能創造國際市場的領先優勢。

CEO 下一個關鍵課題:ESG 對接財務資訊揭露

在ESG 蔚為主流的時代,32% 的台灣CEO 們多認為最大挑戰在於:辨識與指標衡量、其次為衡量的有效性以及追蹤ESG 舉措的科技/ 技術導入,以及落後競爭對手。以KPMG 長期協助台灣標竿企業擘劃永續策略藍圖實務而言,企業在設定ESG 衡量指標時,必需參考國際產業準則、標竿企業等以為參考,進一步建立具備前瞻、積極性、可量化的管理指標,才可滿足國際評比或投資機構的要求。現行永續資訊揭露雖不如財報嚴謹,但隨國際永續準則理事會ISSB (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 Board) 的成立,且在近期COP27 高峰會議,ISSB擴大和超過20 個全金融與會計組織( 包含KPMG在內) 的大型機構合作,並且進一步與歐盟以及歐洲財務報導諮詢小組EFRAG (European Financial Reporting Advisory Group) 建立跨司法管轄區域的國際合作。這對向來以國際市場為指標的台灣CEO們來說,永續資訊與財務資訊的整合將是下一個關鍵課題,KPMG 建議企業藉由制定可量化績效指標提前布局、方得以逐步完善永續與財務資訊對接的時代來臨。

ESG
林泉興

安侯永續發展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

KPMG in Taiwan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