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KPMG第二季線上讀書會

2020 KPMG第二季線上讀書會

本次特別邀請台經院研究六所所長吳孟道、財政部臺北國稅局局長許慈美、KPMG安侯建業執行長曾國禓、稅務投資部營運長張芷、顧問部執行副總謝昀澤及執行副總賴偉晏分別針對【經濟趨勢】、【稅務紓困】以及【數位轉型】等議題進行分享。

1000

因應疫情,KPMG安侯建業今(13)日舉辦2020第二季線上讀書會,特別邀請台經院研究六所所長吳孟道、財政部臺北國稅局局長許慈美、KPMG安侯建業執行長曾國禓、稅務投資部營運長張芷、顧問部執行副總謝昀澤及執行副總賴偉晏分別針對【2020關鍵戰疫:全球經貿情勢 X 企業續航新思維】、【營所稅防疫紓困措施及108年度結算申報之重大變革】以及【後新冠時代的企業生存關鍵:韌性 X 數位力】等議題進行分享。

【2020關鍵戰疫:全球經貿情勢 X 企業續航新思維】

2020年年初,隨著第一階段中美貿易協議的簽署,原本市場預期在這個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消除後,全球經濟將迎來一波慶祝熱潮。沒想到,新冠病毒(COVID-19)這隻黑天鵝倏然飛出,由東向西,徹底攪亂全球各地的生活步調與生產活動,也吹皺全球經貿一池春水。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六所所長吳孟道表示,在COVID-19的肆虐下,國際知名預測機構及投行紛紛大幅下修2020年經濟成長率。例如,IMF 4月最新預測,就把2020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從原本3.3%大砍至-3%,下修幅度高達-6.3%。同時間,HIS Markit跟EIU也都將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下修至-3%及-2.5%。2020年,看來已注定是個充斥高度不確定性的多事之秋。

眼看疫情來勢洶洶,為了減緩經濟衰退速度,各國政府無不積極絞盡腦汁、卯足全力推出各式各樣的經濟刺激政策。根據彭博社報導,目前全世界針對疫情所提出的財政刺激方案,規模已高達8兆美元以上;若以財政刺激金額占GDP比重來看,包括美國、日本、英國、德國及義大利等多國在內的數據,則是都已超過兩位數,德國及義大利甚至高達三成以上,顯見經濟情勢之危急,已難以等閒視之。只是,伴隨著各國政府大量紓困與刺激經濟的作為,全球債務風險也隨之攀升。尤其是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全球債務已經累積超過250兆美元(截至2019年底),如今再加上此次因疫情而衍生的債務,勢必讓全球債務泡沫吹的更大。這都將壓抑未來的消費與投資,不利經濟復甦。

吳孟道表示,面對如此險峻的國際經濟情勢,雖然供給端在中國大陸積極復工復產下,已出現明顯回溫,然而需求端卻仍受限於歐美國家的疫情,強烈萎縮。供需兩端嚴重失衡的結果,讓下半年全球景氣依舊無法樂觀。未來怎麼演變,沒人說得準,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處於疫情當下,這個世界正在偷偷地發生變化。吳孟道提醒未來可朝四個方向留意,分別是(1)以鄰為壑的逆全球化現象逐漸升溫、(2)全球供應鏈的裂解與重組將加快進行、(3)政府、企業與家戶的高負債可能成為常態、(4)從實體到線上的產業數位化腳步將提速前進。未來如何針對這四大方向做出正確回應,值得好好思考一番。不管是政府、企業或個人,都是如此。

KPMG安侯建業執行長曾國禓則表示,新冠病毒疫情除了對人們的生活及全球經濟造成前所未有的衝擊,客戶的需求、供應鏈、金融市場、勞動力和日常業務各個面向均受到重大影響。現階段企業的挑戰更是在如何持續維持營運以因應未來的不確定性。由於產業快速發展,企業一直在努力保持彈性,包括技術的創新、供應鏈的擴展與客戶不斷變化的期望。面對疫情,企業必須更及時評估如何保持各面向的彈性,深入探討關鍵問題,並對其進行審查以確保能夠永續經營。KPMG日前出版的《COVID-19:亞太區企業彈性指南》建議企業應考量以財務韌性、營運韌性及商業韌性等三大關鍵支撐營運,並確保企業續航力及成功的可能性。

【營所稅防疫紓困措施及108年度結算申報之重大變革】

適逢報稅季節,加上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政府持續發布紓困租稅措施,企業十分關注對營利事業所得稅的申報影響,臺北國稅局局長許慈美表示,財政部採取多項紓困措施,包括報繳稅期間之展延,及延期或分期繳納,而去年最受矚目之稅制變革有:實施「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增修「產業創新條例」及放寬國別報告之避風港標準等。

財政部於4月13日公告全面延長108年度所得稅(含營利事業及個人)結算申報及繳納期限至6月30日。若因受疫情影響致無法於規定繳納期間內繳清稅捐者,另得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稅之案件,延期期限最長1年,分期最長可達3年(36期),以1個月為1期。

許慈美說明,為及時加速稅捐稽徵機關審核作業流程,財政部訂有審核原則,分期及延期期數不受應納稅額金額多寡限制。另為鼓勵雇主於員工於隔離或檢疫請假期間給付薪資,企業得就該薪資金額200%(即加成100%)自當年度申報營利事業所得額中減除。而鑑於部分企業因受疫情影響致109年度第1季有發生虧損之情形,財政部考量企業有保留資金以為應變之需,核釋營利事業經會計師核閱之109年度財務報表第1季虧損得換算上半年估計虧損,列為107年度未分配盈餘之減除項目,於辦理108年度未分配盈餘申報時,再一併檢視109年度全年度實際盈虧情形,如109年度全年度結算為盈餘,或結算為虧損低於108年度盈餘等情形,則應更正補繳107年度未分配盈餘稅。

KPMG安侯建業稅務投資部營運長張芷表示,經核准延期或分期繳納稅捐並如期繳納者,無須加徵滯納金及滯納利息,上述展延報繳稅、延期或分期繳稅,及防疫期間給付薪資加倍減除的租稅優惠,可以減輕稅負及有效延緩報繳稅的時間及資金壓力,確屬德政。

許慈美也特別說明今年企業報稅時可享之產創條例租稅優惠主要有兩大項,包括投資智慧機械或5G系統投資抵減及盈餘實質投資免稅。許局長提醒,企業申報時應掌握獎勵適用範圍、抵減方式、申請方式、證明文件及限制規定等。
智慧機械及5G投抵之適用,需為同一課稅年度支出達100萬元以上、10億元以下,可在應納營所稅額30%內享有投資抵減。抵減方式可選擇「抵減率5%、抵減年限1年」或「抵減率3%、抵減年限3年」,擇定後不能變更。而以盈餘投資免加徵5%營所稅則須達100萬元門檻。

就上述優惠在適用程序上提醒如下,智慧機械及5G投抵應提出具一定效益之投資計畫,並經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專案核准,申請日期為自營所稅申報開始前四個月起至申報截止日,配合今年所得稅延長繳納期限,最遲可至6月30日前申請,需至經濟部建置之申辦系統,填報並上傳投資計畫及有關之證明文件,此與以往均採取紙本申辦方式不同。盈餘投資免稅雖無需事先申請,惟在辦理未分配盈餘申報時,應依申報書格式填報並檢附相關投資證明文件以供稽徵機關查明認定。

許慈美再強調,企業以盈餘進行實質投資,若同時符合智慧機械及5G投抵之規定可併同適用。營利事業之境外轉投資收益選擇適用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規定課稅,嗣後以該匯回之資金從事實質投資者,倘符合產創條例第23條之3之盈餘實質投資之適用要件,其投資金額亦得依該規定列為計算未分配盈餘之減除項目。

有關申報注意事項,許慈美提醒有四項重點,分別為「適用稅率」、「會計準則變動之追溯調整數須併入未分配盈餘」、「依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課稅之轉投資收益免再申報」及「放寬免送交國別報告之避風港標準及新增可於境外透過網路送交之管道」。

有關「會計準則變動之追溯調整數須併入未分配盈餘」,與過去首次適用國際財務報導準則及企業會計準則公報之追溯調整數無須併計未分配盈餘課稅規定,顯有不同乙節,許局長說明,營利事業追溯適用新公報致產生保留盈餘淨增加數或淨減少數,該等調整數實質上為以前各該年度應計入當年度未分配盈餘之數額,基於衡平課稅原則,爰財政部核示自107年度起,該等調整數應併入變更會計年度當年度之未分配盈餘。另考量部分營利事業於108年度決議分配盈餘時,未將上開107年度期初保留盈餘增加數納入考量,致須加徵5%營所稅,財政部已提供緩衝機制,核釋其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施行期間(109年1月15日至110年6月30日)將上開保留盈餘增加數分配予股東或社員之金額,得列為計算107年度未分配盈餘之減除項目。

【後新冠時代的企業生存關鍵:韌性X數位力】

經歷了數個月的全球疫情衝擊,企業對營運持續管理(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 BCM),應該也有完全不同的體認。KPMG安侯建業顧問部執行副總經理謝昀澤表示,過去企業執行BCM的目的,主要著眼於降低保險費,或達成主管機關與供應鏈的供貨/服務不中斷的要求,並針對局部的災害,進行必要的管控或備援;而新冠疫情後的BCM對企業的重要性大幅提高,BCM的目標,轉變成要在鉅變的環境中求得生存。謝昀澤說明:除了近期已經熟悉的「超前佈署」外,依據ISO 22301國際營運持續管理標轉的架構,還要搭配事前的「超前規劃」,與計畫完成後的「超前演練」與「超前行動」。

謝昀澤分析,以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後的企業案例,「在危機前即真知灼見」、「在危機時有應變良策」及「在危機後可蛻變新生」等三種類型的企業,較能取得長久生存。他觀察,近日疫情期間台灣企業常用的「銷售渠道多元化」、「行銷創意」、「客製化與產品延伸改良」,及「彈性工作方法」等四種方法,即是企業韌性的具體展現。謝昀澤建議企業,在完成短期疫期應變行動後,更要藉防疫期間累積的寶貴經驗,如針對工作流程的彈性、數位化等策略,繼續積極進行中、長期的轉型規劃,全面提升組織營運韌性,達成「化短期權宜之計為長期超前動力」的目標。

而針對在後疫情時代,不同類型的產業復甦可能需要的時間,KPMG 數位轉型服務賴偉晏指出,疫情對於需要大量人與人接觸的產業像是航空、飯店以及實體零售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卻也造就了像是無人化生產、零接觸經濟、無極限應用等三無商機的快速興起。無論身處在哪一種產業,數位力將是協助企業回復元氣並創造新興商務模式的最重要支柱。

賴偉晏提出,企業要打造數位力通常會有三個階段的發展進程,第一階段是內部流程的作業自動化,像是ERP以及Workflow系統的導入,第二階段則是塑造以客戶為中心的企業文化,最終則是企業高度智能化,對AI技術有所掌握,並知道技術限制以及所能創造的效益,人機將為平衡協作。

賴偉晏說,經過這三個階段,且企業的資源分配,都將會以客戶為中心進行最佳配置。同時他提出,要達到這三個階段的八個方法:

  1. 客戶輪廓的掌握: 企業須有能力進行有效的客戶區隔,並針對不同的客戶族群提供差異化服務,同時針對需求進行精準定價
  2. 打造絕佳的客戶體驗: 針對客戶在使用服務的相關歷程應能有效掌握,並持續提出優化方案
  3. 彈性供應鏈: 因為疫情關係,未來供應鏈將有機會發展為在岸模式(On-shoring)或近岸模式(Near-Shoring)。供應鏈越具彈性,企業的應變及競爭能力也必然提升
  4. 生態圈創造: 透過夥伴關係增加服務及產品的延展性
  5. 數據使用能力: 數據蒐集、處理、利用及分析的能力
  6. 新科技的掌握與採用: 企業並非一昧的導入及追逐新科技,而是應該要以協助策略發展為前提,評估新技術的適用性
  7. 零時差的商務模式: 當客戶需要服務或產品時,企業能夠及時提供的能力
  8. 新職能:為了讓客戶的經營能夠更完整,科技長、體驗長、客戶長、數位長等新型職勢必能將會興起



此外,賴偉晏也指出,遠距工作未來將有機會成為新的工作模式,而數位力的提昇時,也將協助讓遠距工作與會議可以更加有效率,讓同仁即使在異地辦公,也能事半功倍。

© 2024 KPMG, a Taiwan partnership and a member firm of the KPMG global organization of independent member firms affiliated with KPMG International Limited, a private English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more detail about the structure of the KPMG global organization please visit https://kpmg.com/governance.

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