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監理新頁 - KPMG快速解讀「虛擬通貨業務管理辦法」
STO監理新頁 - KPMG快速解讀「虛擬通貨業務管理辦法」
隨著金管會與櫃買中心相繼發布規定(如圖一),市場上終於在金鼠年前迎來國內納入規範的「證券型代幣」。未來經核准經營虛擬通貨業務的證券商,業務範圍並包含相關資訊服務、財務規劃諮詢顧問、代幣儲存移轉及保管業務。
隨著金管會與櫃買中心相繼發布規定(如圖一),市場上終於在金鼠年前迎來國內納入規範的「證券型代幣」。未來經核准經營虛擬通貨業務的證券商,業務範圍並包含相關資訊服務、財務規劃諮詢顧問、代幣儲存移轉及保管業務。
此外,為鼓勵金融科技發展,非金融業者亦可辦理此項業務,故而主管機關除了降低資本額要求外,也同意豁免多數的證券業務規定,正式翻開我國代幣經濟的新頁!
金管會 (除第1點外皆於109.1.15公布) |
櫃買中心 (109.1.20公布) |
1. 核定具證券性質之虛擬通貨為證券交易法所稱之有價證券 2. 修正「證券商設置標準」第3條、第11條、「證券商管理規則」第45條之 1、「證券商負責人與業務人員管理規則」第21條之1及「證券集中保管事業管理規則」 第2條與第3條 3. 證券交易法第15條第2款解釋令與第45條第1項但書解釋令(業務範圍) 4. 證券交易法第22條第1項解釋令(豁免證券) 5. 證券商管理規則第14條之5第2項解釋令(業務豁免) 6. 證券商營業處所買賣有價證券管理辦法第5條第1項解釋令(交易對象) |
1. 訂定「證券商經營具證券性質虛擬通貨業務管理辦法」 2. 訂定「申請發行具證券性質之虛擬通貨於證券商營業處所買賣之公開說明書應行記載事項準則」 3. 修正「證券商內部控制標準規範」,增訂「證券商經營自行買賣具證券性質之虛擬通貨業務」 4. 修正「證券商及證券交易輔助人營業處所場地及設備標準」 5. 訂定「證券商經營自行買賣具證券性質之虛擬通貨業務人員之職前與在職訓練規範」 6. 訂定「會計師出具資訊系統及安全控管作業評估報告原則性規範」 |
如下圖二所示,KPMG從七大面向快速解析本次管理辦法要點:
證券商經營具證券性質虛擬通貨業務管理辦法 |
|
類型 |
1. 參與發行人經營利潤分享之分潤型 2. 分享固定利息之債務型 |
發行人限制 |
限於我國公司,但不含上市、上櫃及興櫃公司。 |
投資人限制 |
專業投資人 |
募資金額及幣別 |
1. 募資金額累計不得逾3,000萬元 2. 限募新臺幣 |
公開說明書 |
應揭露資訊安全、財務與律師等專家意見 |
單一平台限制 |
1. 受理首檔STO發行,須屆滿ㄧ年後始得再次辦理 2. 單一平台募資餘額不得超過一億元 |
監督機制 |
1. 每年由會計師財務簽證 2. 每年由會計師提出資訊系統及安全控管作業評估報告 3. 每季委託會計師查核虛擬通貨異動及餘額明細 4. 如發生資安事件,應提出事件評估及改善報告方得恢復營業 |
隨著全球代幣募資納入監理,過去ICO的募資亂象可望告一段落。雖然不乏質疑管理辦法「著重防弊更於興利」的聲音,但政府與業者可望在STO實際上路後隨著實際業務辦理情形,進一步檢討放寬。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在「會計師出具資訊系統及安全控管作業評估報告原則性規範」中,有關區塊鍊平台之安全管控並非僅針對私有鍊之管控,亦有考量類公有鏈(如:聯盟鏈)之管控機制,顯示主管機關有心讓此機制得以延展,未來可望透過分級管理、採取風險基礎監理模式,迎接多元的虛擬通貨商品時代,值得期待。
© 2022 KPMG, a Taiwan partnership and a member firm of the KPMG global organization of independent member firms affiliated with KPMG International Limited, a private English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more detail about the structure of the KPMG global organization please visit https://home.kpmg/governance.
上列組織及本文內任何文字不應被解讀或視為上列組織之間有任何母子公司關係,仲介關係,合夥關係,或合營關係。 上述成員機構皆無權限(無論係實際權限,表面權限,默示權限,或任何其他種類之權限)以任何形式約束或使得 KPMG International 或任何上述之成員機構負有任何法律義務。 關於此文內所有資訊皆屬一般通用之性質,且並無意影射任何特定個人或法人之情況。即使我們致力於即時提供精確之資訊,但不保證各位獲得此份資訊時內容準確無誤,亦不保證資訊能精準適用未來之情況。任何人皆不得在未獲得個案專業審視下所產出之專業建議前應用該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