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試不可、非學不可的教訓 - 在Facebook市值瞬間暴跌兆元以後

非試不可、非學不可的教訓 - 在Facebook市值瞬間暴跌兆元以後

近日媒體紛紛報導,在臉書因歷史的「個資外洩」事件,CEO身價伴隨臉書股價大跌,且遭美國與歐盟各國政府出面嚴重關切,未來恐面臨更大的財務與聲譽損失。

1000
Jason Hsieh

KPMG台灣所顧問部營運長、安侯企業管理(股)公司董事總經理、安侯數位智能風險顧問(股)公司董事總經理

KPMG in Taiwan

Email
cyber-attack

近日媒體紛紛報導,在臉書因歷史的「個資外洩」事件,CEO身價伴隨臉書股價大跌,且遭美國與歐盟各國政府出面嚴重關切,未來恐面臨更大的財務與聲譽損失。嚴格來說,此一事件並非傳統的駭客入侵竊取個資的傳統資安事故,而是社群網路服務因營業模式或協作廠商的管理疏失或不當利用,所導致的「侵害用戶隱私」事件。現有主流的網路服務商,已習慣將客戶的個人相關資訊,以改善服務、互動測驗遊戲等理由,使用ABC(AI, Bigdata, Cloud)等技術手段,進行極大化利用的牟利營運模式。此類事件檢討的關鍵重點,並不在企業的防毒、防駭,而在這些新科技媒體產業,能否修正隱私保護的重大瑕疵與缺陷流程,並升級成能兼顧隱私保護的產品或服務。這項轉型是否能成功,也攸關臉書這樣的互聯網大帝國,能否持續壯大的關鍵因素。

 

我國科技產業,特別是大量對歐美進行出口的IOT、或網通相關軟硬體廠商,對於相關風險應特別注意。近來各種商品與服務,如IOT玩具、智能穿戴型裝置等,未落實用戶隱私保護而遭裁罰的案件越來越多,產品遭停售者也時有所聞,KPMG預測在今年五月歐盟正式實施新版GDPR(歐盟個資法後),全球相關訴訟案例或裁罰也將會激增。過去廠商的做法常是以模糊的隱私權條款告知客戶,或增加一些資安控制手段,如資料加密等來保護用戶個資。KPMG認為,參考世界最新隱私保護相關法規與規範,企業應該對新興科技的應用場域,無論是產品或服務,均須能落實隱私工程,達成「從設計著手保護隱私,並將保護客戶隱私設計為產品默認選項」(Privacy by Design & Default)的目標,才是符合未來新興科技主流的好產品。

 

對臉書或社群工具的用戶,也須具備新興科技時代的使用智慧,保護自身個人隱私的基本功,至少要做到經常「清理社群工具中APP連結」,「清理所使用瀏覽器的cookie瀏覽紀錄」這兩件「雙清」的工作,才能避免成為下一個隱私被侵犯的受駭者。

© 2024 KPMG, a Taiwan partnership and a member firm of the KPMG global organization of independent member firms affiliated with KPMG International Limited, a private English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more detail about the structure of the KPMG global organization please visit https://kpmg.com/governance.

上列組織及本文內任何文字不應被解讀或視為上列組織之間有任何母子公司關係,仲介關係,合夥關係,或合營關係。 上述成員機構皆無權限(無論係實際權限,表面權限,默示權限,或任何其他種類之權限)以任何形式約束或使得 KPMG International 或任何上述之成員機構負有任何法律義務。 關於此文內所有資訊皆屬一般通用之性質,且並無意影射任何特定個人或法人之情況。即使我們致力於即時提供精確之資訊,但不保證各位獲得此份資訊時內容準確無誤,亦不保證資訊能精準適用未來之情況。任何人皆不得在未獲得個案專業審視下所產出之專業建議前應用該資訊。

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