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這幾年永續議題引發各界關注,KPMG安侯建業發布首份由產官學研創協力完成的《臺灣永續風險大調查》報告,並經由分析提出風險11見,分別是:5個警訊、1個積極治理、2個超前部署、3個創新方向,提醒台灣企業與各界在邁向永續之路的解方。本次調查範圍橫跨企業、工商團體、使命型組織(社會企業、非營利組織、合作事業)、學術研究等跨界利害關係人之負責人、各級主管與職員,並以24項橫跨環境、社會與經濟三大面向之風險進行分析。調查期間自2022年4月14日起至5月29日止,總共回收了1237份有效樣本。

透過結果顯示台灣在應對永續風險最需注意的五大警訊為:

1. 社會資源投入最不足、產業亦最無力應對的7大風險,將於10年內影響50%以上的臺灣人口

調查針對使命型組織呼籲對於「社會資源投入不足」、產業認為一旦發生無法有效應的風險進行掃描,篩選出7大我國最無力應對的風險-均為75%以上的使命型組織呼籲社會資源投入不足;且一旦發生,將有85%以上的受訪企業自認尚無法有效應對的風險,包括「經濟不平等及貧富差距大」、「缺乏居住正義」、「少子化」、「陸域生態破壞」、「海洋生態破壞」、「自然資源枯竭」及「通貨膨脹」。而臺灣人如何定位上述七大風險的輕重緩急?多數填答者認為,上述風險將在10年內發生且影響超過50%的臺灣人口!

2. 面對永續風險所帶來的營運衝擊,仍有近35%的企業自認尚未開始應對風險

面對本業前三大永續風險,縱使約66%的企業已擬定ESG或永續發展藍圖、籌設永續小組、辦理教育訓練或與外部單位合作,卻只有1.1%的企業自認已有效解決、9.3%的企業自認已建立成熟的應對方式、54.6%自認已初步應對;更有34.9%的企業自認尚未開始應對風險。

3. 企業期待應對風險卻不得其門而入,關鍵是缺乏目標訂定與成效衡量工具、經驗與人力

企業在因應風險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戰,「難以評估方案所帶來的影響力」、「未設定各階段目標」及「未有人力與經驗來設計行動方案」名列前三。根據KPMG的觀察,未能評估影響力並設定階段性目標常常導致企業難以選定有效方案、較難於內外部持續爭取資源投入;而充足的人力與經驗則是企業化被動為主動、超前佈署的關鍵。

4. 近5成使命型組織需要與資源方達成「影響力共識」,才能攜手化風險為創新機會

使命型組織(包含社會企業、非營利組織與合作社)作為解方供應者,在應對環境、社會與經濟風險時經常打頭陣,卻有近5成的組織於調查中坦承「未能使客戶或資源方清楚理解影響力」是其所面臨的主要考驗。此外,人才短缺及資金籌措困難,亦使其應對風險的力道有所折扣。報告中指出,若使命型組織能夠與資源方達成「影響力共識」,包括目標設定及追蹤管理機制設計,將更有機會攜手自社會與環境風險中挖掘嶄新商機。

5. 僅2成受訪者認為個人應主責採取行動,其餘仍冀望政府、企業、媒體有作為

面對以上種種嚴峻考驗,調查顯示僅有21%的填答者認為自己應該負擔應對風險的主要責任。其中,31至50歲的填答者中有84%希望政府負責、56%希望企業負責應對風險;而51歲以上之填答者僅分別有43%及41%冀望政府及企業負責。黃正忠說,當多數人認為責任在於政府與企業,身為臺灣的一份子,我們該怎麼做呢?每一個人都是公民、消費者及閱聽者,倘個人無法或不願意投入關注及採取行動,又要如何期待政府、企業及媒體有所作為?

推薦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