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企業對「企業社會責任(CSR)」的想像多半是以公益投入、維繫品牌形象為主軸;直至近年,因著金融海嘯、新冠疫災、氣候緊急事件等全球性議題造成過大的經濟損失與存亡危機後,資本市場方興起了將CSR轉變為ESG(環境、社會、治理)運動,而ESG顧名思義就是要確保企業在商業運轉之際,必須能夠透過企業策略與組織變革,以及強化創新與透明化揭露等管理作為,彰顯企業界因應外在永續風險的治理與回應能力,來避免商業對環境、社會帶來更多的負面衝擊,甚至是透過顛覆性產品與技術創造能力挽狂瀾的正面衝擊。

然而,即使資本市場面對ESG運動趨之若鶩,在KPMG多年來的觀察中,企業在ESG實踐上仍可分為「消極性轉型」與「積極性創新」兩種:前者秉持著「避險」的目標,僅單純透過購買綠電、發佈永續報告書等單點式作為,避免自身的商業行為沾染不永續的標籤、成為消費者的眼中釘;而後者則期待以「解方提供者」之姿,自產業切身相關的重大性議題出發,進而因應議題開創嶄新的產品或服務設計,甚至是動搖根本的商業策略轉型。

國際上針對「積極性創新」的ESG實踐稱之為「社會創新策略」(Social Innovation)。KPMG Canada曾指出「社會創新」是從根本翻轉社會既有運作模式以追求公平與韌性的行動、產品或服務變革,而企業採取的「社會創新」策略更進一步聚焦翻轉其商業運作模式來達成社會、環境與經濟價值三贏的局面。

以下我們用製造業為例,展示企業在「消極性轉型」或「積極性創新」的ESG實踐上,如何帶來截然不同的商業競爭力。

首先是「消極性轉型」:公司長期以短期的成本、商業上獲利為唯一考量,並不特別在乎原料來源的選擇、工人的權益保障或製造後的廢棄物如何影響社會與環境等,只要能賣個好價錢一切好談。然而,受限於國際供應鏈客戶開始嚴格要求過去未曾想過的ESG規範,公司被迫焦頭爛額的開始尋找碳排放、用水量或廢棄物等相關認證並製作成報告,以零散、單點式的營運層面行動滿足客戶一個接著一個拋出的要求,可說是措手不及;即便如此,曾有關於積極性實踐的討論,仍在面對短期財務績效下宣告胎死腹中。反面是「積極性」創新,公司內早早意識到環境與社會風險逐漸浮現、客戶與消費者也逐漸開始重視永續議題的此刻,若想要保持領導地位,長期的投資以及全面性的轉型勢在必行。因此,公司自整體營運策略開始調整,從產業的重大性議題、本業價值鏈出發,將環境、社會議題作為研發標的,同時攜手外部新創組織合作、內部員工共同參與。不僅採購上選擇同時兼顧弱勢就業與循環再生的原料、製造過程中也逐步改用環境友善的綠電,出貨配送則使用可重複使用的包裝箱代替一次性紙箱。推動創新的策略布局固然需投入溝通與時間成本,但公司卻也因此得以在這波方興未艾的ESG浪潮中吸引新舊客戶買單、對內對外議和上也獲得各方利害關係人支持。

長痛?還是短痛?從上述例子中可知,隨著ESG浪潮勢不可擋的席捲而來,唯有積極自本業出發布局、採取連結多方利害關係人的社會創新策略觀點,方能拔得永續轉型商機的頭籌,使企業能為環境與社會風險做足準備、朝永續經營的願景邁進。

李若寧
安侯建業社會企業服務團隊副理
E:ninglee@kpmg.com.tw
T:(02) 8101 6666 # 18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