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涵蓋能源、產業、生活、社會四大轉型方向及十二項關鍵策略,頗有歐盟執委會2019年所發布「歐洲綠色政綱」(European Green Deal)格局。此政策揭示政府對於2050年須達成淨零排放之決心,亦指出達成此目標之規劃藍圖。

KPMG安侯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莊植寧表示,以歐盟經驗來看,臺灣淨零排放路徑的落實將需大量且跨部會立法工程之配合,例如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就是實踐綠色政綱配套立法的一部分。但歐盟在綠色政綱之前,已有近20年碳交易及減碳立法經驗,我國要在短時間一次到位,產業界勢必有所震盪。因此,建議業者須密切關注立法或修法動態及趨勢,必要時得諮詢專業法律人士,以免誤解或未更新法令規定而影響產業布局。

淨零路徑

聚焦再生能源電車

莊植寧進一步指出,「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明確指出「氣候法制」是淨零轉型重要治理基礎之一,居於核心地位者是已由行政院會通過的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規劃採用「碳定價」作為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工具,包括徵收屬特別公課性質的「碳費」,以及就自願減量之減量額度實施「碳交易」,草案更明訂碳費徵收範圍除直接排放外,尚包含使用電力間接排放量。雖然課徵碳費對象、時程、費率仍待進一步具體化,不過排碳須納入企業生產營運成本的原則,已是大勢所趨。此外,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也增訂效能標準、產品碳足跡及綠生活標章等規定。建議產業應從全面碳盤查開始,辨識自身排碳風險所在,繼而擬定減碳目標,具體執行並定期查核,以妥善因應氣候法制之變革。

KPMG安侯建業綠能產業服務團隊主持人陳文正認為,細看9千億元預算,不難看出政府將重點放在範疇二(間接溫室氣體排放,亦即灰電)的解決方案占約4.2千億元(46.7%);另針對潛在範疇一及範疇三可能來自運具直、間接排放源的解決方案占約1.7千億元(18.9%)。顯見國內推動淨零路徑方向與國際作法雷同,皆將重點項目放在再生能源及電車相關變革上。

莊植寧指出,由於目前能源消耗仍為排碳主要來源之一,企業為達成減碳目的,不論是基於國內法令、國外氣候法制(如CBAM)或供應鏈要求,均需積極評估布局綠電市場的可行性,包括持有自發自用之再生能源案場,或透過與發電業或售電業簽署企業購售電合約(Corporate Power Purchase Agreement, CPPA)以取得綠電及憑證等方式,建議需留意不同規範間之差異,如建置或取得再生能源案場可滿足國內用電大戶條款之要求,但尚須確認是否符合國外供應鏈有關外加性(additionality)的要求;另RE100可接受單純購買綠電憑證以達綠電使用目標,然囿於台灣目前仍採電證合一制度,僅有綠電憑證恐無法滿足用電大戶條款或作為碳盤查使用。建議業者衡量自身減碳目的(如法遵、供應鏈要求或企業形象等)、產業特性(如外銷比重、外銷地或成本結構等)、本益分析、市場競爭現況等因素,擬定適當之綠電採購計畫,透過相關契約或其他法律文件預作規劃,將氣候變遷議題轉化為碳商機及綠色成長策略。

台積四策略

碳管理表現出色

隨著淨零排放與碳中和趨勢席捲全球,政府、機構投資人及消費者已採取實際作為,並期待企業積極回應碳排放管理行動;觀察台灣近5年製造業溫室氣體排放量變化情形,以半導體業年均成長率6.44%最高。國內半導體晶圓製造龍頭台積電碳管理面向出色,KPMG安侯永續發展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林泉興提出其因應碳管制四大策略:

1. 管理策略:
透過盤查作業與供應商調查,掌握企業營運及範疇三間接碳排放量,並提出推動低碳製造、使用再生能源、改善能源使用效率、強化氣候韌性之氣候變遷與能源管理策略,以落實SBT目標,2020年宣布加入RE100,目標於2050年達成電力使用100%來自再生能源。

台積電於2021年宣布將供應鏈碳足跡及減碳績效列入公司採購指標,要求設備供應商2030年前必須節能20%,若未達標,供應商將無法獲得訂單。

2. 科技創新:
製程機台用電量占台積電能源使用50%以上,加以先進製程機台數量逐年增加,2016年起攜手設備商,合作開發半導體節能綠色機台,在新機台引進前即完成節能設計驗證、安裝節能元件,擴大先進製程機台節能效果,成為全球首家要求設備商對先進機台導入節能措施的半導體企業。

台積電亦建造符合國內外綠建築認證的廠房,增加建物的氣候韌性,獲美國LEED綠建築認證面積為全球半導體業第一,廠區引進智慧化控制(如窗簾自動光控升降、二氧化碳偵測器補充新鮮外氣)以降低建築能耗,並於屋頂及雨棚自建太陽能發電設備。

3. 投資:
台積電2020年首度發行綠色債券,發行總金額達新台幣120億元,資金用於綠建築及綠色環保資本支出。為達RE100目標,於2018年起購買再生能源、再生能源憑證及碳權,100%抵銷位於美國、加拿大等據點電力使用所產生之碳排放,並於2019年達成海外據點零電力碳排放。2020年成為國內首批購買轉供再生能源的公司之一,截至2020年7月,於台灣簽署再生能源購電契約之總裝置容量達1.2GW,其中包含沃旭能源離岸風場共920MW裝置容量之契約為目前全球規模最大企業購售電契約。

4. 碳抵減:
台積電自主裝設數千台現址式高效破壞削減設備(Local scrubber),2019年起,率先啟動晶圓十五A廠含氟及N2O 溫室氣體破壞處理設備排放減量額度申請專案流程,逐步擴大至其他廠區,成為國內首家獲得環保署公告《TM002含氟及N2O溫室氣體破壞設備減碳方法學》認證的半導體企業,預計可獲碳權額度10年期500萬噸。

綜觀國際趨勢、政策與法令、產業價值鏈的低碳及淨零碳排放規範與要求,淨零承諾已為新常態,KPMG作為企業減碳推手,長期關注國際減碳議題,並為其量身打造減碳政策、揭露碳排放資訊,持續站在第一線共同面對低碳轉型。

(本文轉載自2022/04/29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