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業由於其主要股東來自家族,在創辦人創業的同時,通常會期望該企業能長期跨代經營,因此相較於一般企業來說,家族企業較著重長期規劃與觀點,而非短期利益或績效的表現,這亦可由KPMG全球之前發表的《2020全球家族企業調查報告—掌握回歸:家族企業如何戰勝COVID-19(Mastering a comeback:How family businesses are triumphing over COVID-19)》中可以看到,全球的家族企業在面對疫情肆虐或經濟前景不明的挑戰時,仍選擇聚焦於「社會責任」作為他們解決當前所遭遇衝擊的策略之一,以展現高度的家族價值。

KPMG安侯建業2020年下半年舉辦一系列創新轉型學院活動時,曾邀請到宏亞食品分享轉型之路,該公司已成為國內傳產落實ESG(環境、社會、治理)的典範之一,已接班的二代董事長張云綺當時就分享了宏亞推行循環經濟的初心與使命,其實就是跟上時代脈動,實踐行善的義務,讓善的循環再反饋到企業中。我們將再為讀者摘錄該系列活動中勤美集團及三能食品器具在轉型策略上,如何融合ESG永續經營的理念,帶領企業立足台灣、展望世界。

在每個困難裡看到機會

勤美集團 董事長 林廷芳

1972年成立的勤美集團,早期以鑄造工業為主,至今已發展成擁有金屬成型、建設住宅及生活休閒等事業群的集團事業規模,現任集團董事長林廷芳是在1981年先加入父親林榮渠創辦的三聯科技,2015年又被勤美創辦人之一,也是林廷芳的舅舅何明憲,找去接手管理勤美。

危機就是轉機

生長於大家庭的林廷芳表示,有幸看過多位長輩經營的事業歷經起伏消長,從他們的身上看到了「危機就是轉機」的經營智慧。

1973年仍處於草創期的勤美,隨即遇到第一次能源危機,石油價格瞬間飆漲6倍,物資短缺,各國通貨膨脹,全球經濟蕭條,原以為眼前即將迎來一段艱苦日子,而1974年起,在時任行政院院長蔣經國的帶領下推動了十大建設,不但化解了能源危機為國內帶來的衝擊,連帶著讓鑄造行業前景看漲,趁著國內重大工程建設起飛的期間,勤美也籌建了起家的新竹鑄造一廠。

提起三聯科技的發展,林廷芳說三聯早期可是台灣第四大的配電盤公司,但也差點被能源危機擊倒。在十大建設期間,鑒於諸多重大土木工程蓬勃發展,對於驗證工程設計是否正確與監控施工安全性的感測監控技術需求也隨之興起,三聯科技於是從美國、日本引進相關監測系統,嗣後並陸續參與國內如翡翠水庫興建、明潭明湖抽蓄發電、台北捷運等多項建設工程,三聯科技終於撐過了瀕臨倒閉的日子,如今搖身一變成為營業額近25億元的企業。

每一次的危機都是轉折點,從勤美及三聯科技所曾經歷的經營挑戰到最終撥雲見日的過程,林廷芳引用了他最景仰的前英國首相邱吉爾名言「樂觀主義者,在每個困難裡看到機會!」來作詮釋,真是再貼切不過了。

傳承 先盤點、重新定義、再出發

當初剛接下三聯科技總座的林廷芳,除了得面對公司的負債危機,還得為自己接班過程屢屢遭受內部阻礙的窘境解套,因此他先盤點了上一代究竟做了哪些事,自己現在所處的景況與面臨的問題又是哪些?進一步清楚了解自己所處的位置及掌握的資源。

經過盤點後,林廷芳決定採用ISO當成溝通的工具,重新設定三聯科技內部員工共同的展望跟目標,他說:「我們找ISO顧問跟公司同事訪談,訪談完後,把公司的使命(Mission)、願景(Vision)及準則(Code)展開來,這樣變成上對下、或對公司同事間有了共通的語言及共識。」透過推動ISO的過程,逐步建立公司的管理制度與系統,凝聚上下共識外,帶領三聯再出發的同時,林廷芳其實也間接展現出他柔性的領導實力,慢慢地消弭了來自內部的接班阻力。

循環經濟的實踐者

林廷芳強調,20、30年前的使命與願景,要能與時俱進,跟著時代的潮流調整,如果公司說一套、做一套,將會無法說服員工一起往更好的願景前進。他認為2015年被聯合國設定為永續經營目標之一的ESG,便是當今企業治理應當遵循的大方向。

他表示,「運用ESG工具來與員工、股東及社會大眾進行溝通之外,還要搭配相同的做法,因此緊接著勤美就將金屬造型事業群重新定義。」在林廷芳的帶領下,便以「循環經濟的實踐者」作為勤美集團新的使命與企業社會責任目標。他補充說,在接任董事長的前一年,勤美是台灣最大的生鐵進口商,進口量達15億左右,接任後的第二年就把生鐵部門關掉,希望日後勤美都能使用回收鋼材,這便是目標與做法的知行合一。

關於回收鋼材的使用,林廷芳也曾砸下重金聘請了來自國外的外部顧問輔導,當時亦曾遭到員工對於花大錢請遠來的和尚就真的比較會唸經的質疑,林廷芳仍力排眾議,堅持作對的事情,現在做到99.9%的回收鋼材利用,就是最好的證明。

此外,在建設事業群的ESG落實層面,除了強調以「友善居住環境的提供者」為最終使命外,林廷芳也運用了在三聯科技所採用「以資訊化手段,有效進行環境監測」的IoT方式,利用儀器去量測地下抽水跟工地安全。透過與中興大學土木系的產學合作,進行現場抽水實測後,讓建築工地原本要挖的21口井減少至12口井,工程費足足省下一千三百萬之多。其次,以往工地馬達得日夜不停的抽水,接著就把水排到排水溝,林廷芳認為這樣對地球環境與資源造成蠻大的負擔,投入產學合作後,改用監測系統遠端開挖地下室,取代了傳統24小時都抽水的作法,並以智能的方式去做評估,雖然規劃開12口井,但通常實際只會開到5至8口井,兩年半的工期,可以少抽868萬噸的水,等於6座石岡壩,同時也減少至少500多萬度的耗電量,等同省下約兩千多萬的工業臨時用電支出,這樣的改變,一方面減碳對環境友善,另一方面又撙節企業的支出,對勤美來說,可謂是雙贏。

對的時間與工具 收事半功倍之效

最後,林廷芳不忘呼籲有心帶領企業朝ESG或數位轉型邁進的領導人,在對的時間選大家都懂的工具,把那個工具好好地用到底,對內、對外都會事半功倍,同時也要把握機會因勢利導,例如現在媒體都在報導ESG相關議題,已無須再花時間向員工進行概念說明,若有業界範本則把它分享給員工,員工會比較能理解你想要傳達的理念。另外,他也以COVID-19疫情成為他們成功導入數位轉型的最大助力為例,再次提醒企業別浪費每一場危機!

獅頭魚身玩轉烘焙文化

三能集團 行銷中心總監兼任無錫三能行銷副總 張志豪

三能食品器具創立於台灣經濟起飛的1980年代,從台中烏日的一間小工廠發跡,當時的手工烤盤、炸彈麵包、土司盒等20種模具,都是師傅用榔頭手工敲打出來的,經過40年的努力與發展,現在的三能集團已成為橫跨兩岸、日本、印尼的亞洲烘焙器具專業生產王國,商品目錄一攤開,琳瑯滿目、應有盡有,你想得到的烘焙器材都可以在三能兩千多種產品中找到,這一切都是創辦人張瑞榮胼手胝足、一點一滴打拼出來的,現在二女兒張心怡跟小兒子張志豪也已進入接班梯隊,正為了發揮三能獅頭魚身的衝勁與創新力而摩拳擦掌。

從父子變同學 從衝突到接納

現任三能集團行銷中心總監兼任無錫三能行銷副總的張志豪,提到為何以獅頭魚身來形容三能,他說:「『獅頭』代表我們二代,它想去闖、有衝勁、想作創新的動作;而『魚身』就是一代或是1.5代,幫我們打下穩固的基礎,研發團隊或制度都幫我們建立好了,而頂著獅頭的魚身在水底下游得更快,可同步把三能推廣出去。」也因為獅頭魚身的戮力同心下,讓他締造出2019年新品「低糖吐司盒」銷售額成長六倍的佳績。

然而,張志豪坦言在交出亮麗成績單之前,也曾面臨接班的代際衝突,他形容說:「有時當我的獅頭想要往這邊走,但魚身卻往反方向走,就會造成失敗的效果與案例。」過去張志豪跟父親間似乎存在著溝通的鴻溝,他也常因嚴父愛之深、責之切的教誨而感到挫折,雙方經常要透過姐姐張心怡代為傳話,一直到2016年父親找他一起去念亞洲大學EMBA,透過這個課程變成同學後,父子間的互動模式產生了微妙的化學作用,很多議題與觀念反而變得容易去作交流。張志豪說:「我覺得一代跟二代是蠻奇妙的關係,很少人會跟自己的爸爸去作同學,但也因為這兩年期間內,課堂上有很多要討論的議題,我就會趁機去跟我爸溝通,說這個應該是要怎麼作修改、怎麼去改變,而在那個時候,他就比較容易聽得進去。」因此父親也從以往的恨鐵不成鋼,漸漸地轉而理解並支持兒子的決策。

2018年的張志豪剛接任無錫三能行銷總監一職,為了想馬上立下戰功,於是在大陸大撒銀彈做行銷活動,結果業績卻不見起色,頻頻遭到父親的質疑,曾經一度壓力大到想跳樓的張志豪,深信行銷是可以讓改變發生的,冷靜過後,他評估大陸市場在激烈的競爭態勢下,對手可以推出9塊9包郵的低價商品,而價格絕非三能的競爭優勢,因此他想到用「文化」去包裝商品。張志豪翻新了以往制式的產品型錄模式,改以名為《世界麵包之旅》的精美目錄去向麵包店與經銷商介紹各國麵包的起源,讓商品自己去說故事,果然讓人耳目一新,終於提升了三能的品牌價值並帶動產品銷售。

因為一句話 開啟三能循環經濟之路

2017年張志豪跟家人到沖繩旅遊,看到雜誌中寫到「和泰汽車甚麼情況下會倒閉?」這句話點燃了他的危機意識,讓他反思「三能在甚麼情況下會倒閉?」並馬上將這個問題轉發給公司所有的高階主管,透過大家的深思與歸納,發現三能最大宗的商品都仰賴不沾塗層,唯這類的塗層常有安全上的疑慮,若政府法規明令禁止採用類似材料,將會對三能營業額造成莫大的衝擊,恐危及企業的營運。

了解痛點之後,張志豪開始帶著研發團隊發展新的表面處理材料,於是開發出了鍍鈦的環保商品,之後又因為看到國外比賽的評審都是用塑料的刀叉進行食品的品嘗,塑膠刀叉用完一次就丟,既不經濟也不環保,因此他又請設計師研發出刀叉各據一頭一體成形的甜品勺,同步也採用了新的表面處理塗層,而這項商品還獲得2019年度K-Design的殊榮,對三能來說是一大肯定。

此外,三能早在2013年左右便在大陸投入約五千萬自行設置汙水處理廠,把表面處理的廢水回收之後,讓96%以上的水都能再重新利用,除了符合環保法規,也讓三能在2018年大陸嚴格執行環保稽查時,成為少數安全過關的廠商之一。

2017年時,在KPMG安侯企管顧問的輔導下,重新為三能設定了集團願景,就是要成為亞洲烘焙器具專業、服務信賴的領導品牌,同時賦予「食品器具、安全環保、與節能減碳推手」的企業使命,也讓三能從食材到食材會接觸的器具,能更全面性地注重安全、環保與友善環境的細節。

提到實踐安全環保、節能減碳的具體規劃,張志豪表示:「就是開始做循環經濟。」以三能每年賣出150萬片的烤盤數量來說,如果把淘汰的烤盤表面處理回收後再利用,就可以讓這些鋼材循環使用,他說:「大概兩到五年的時間,這樣也是達到碳排放量減低的效果,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現正著手研發一個不沾重處理技術。」此外,他也同步在思考模具除了烘烤麵包外,還能有哪些用途去做循環再利用,可以是盆栽,也可以是燈罩或組裝成機器人,甚至可能化身為高單價的藝術品,為的就是試圖延長商品的生命週期,為模具找到第二生命。同時,他也想像未來要在強調可縮短烘烤時間的低糖土司模具上,放上北極熊或企鵝的圖像,傳達地球暖化導致這些動物的棲息地變少,讓使用它的家庭主婦可以藉由這個商品故事去告訴孩子節約能源的觀念,間接透過產品的設計去傳承三能的使命。

傳承幸福的滋味

彼得‧杜拉克說:「預測未來最好的方法就是創造未來!」張志豪表示,以往的三能就是跟著趨勢一路在摸索,才有現在的循環經濟、環保商品或者大數據運用等,現在,他們化被動為主動,結合了產業上下游的力量去共同創造未來,提供客戶一站式的整體解決方案,將烘焙製造業往服務化的方向去做調整。此外,讓張志豪更念茲在茲的,是接下來的三到五年,要持續把烘焙相關的文化傳承貫穿到產業、企業、員工甚至是消費者心中,期望藉由有溫度的故事,能使社會大眾感受到三能的轉變與落實社會責任的使命感之外,也希望讓烘焙的幸福滋味能代代流傳下去。

作者 Author

林妍伶

KPMG安侯建業
家族辦公室主任
E:landylin@kpmg.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