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財報中的新資產

由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2月初的申報文件可知,其1月已買進價值15億美元的比特幣,如以2/20日比特幣報價計算,媒體報導特斯拉投資比特幣的單月帳面獲利至少為10億元,已經超越去年整年電動車銷售收益。從數位轉型的策略思考,特斯拉藉由投資與推廣比特幣,加深了網路聲量與數位愛好者對特斯拉產品的喜好,此舉的數位行銷意義,應不小於投資實際效益;此外,特斯拉這個舉動,也將加速各國政府對加密貨幣政策與稅制的加速推動或修改,未來企業有更明確的法規可以依循。但從風險面思考,經常暴起暴落的比特幣,勢必加劇參與企業未來每季財報的資產評價複雜度及波動性;另外,當現今投資機構推崇的企業治理ESG主流理念,遇上被嚴重質疑挖礦行為費時耗能的加密貨幣,是否會產生矛盾或衝擊,也值得觀察。

看待疫情後比特幣的猛爆式發展,最焦慮者,應該是滿手美金的獲利公司。眼看原本被傳統投資與經濟學家,評為毫無價值甚至被評為「垃圾」、「瘟疫」等級的比特幣一路上漲,而企業持有的美金或其他通貨,卻隨全球貨幣量化寬鬆產生通膨危機,究竟該「持續關注」或「下場投注」?以下提供八個造成加密貨幣狂潮的成因分析、三個企業投資的策略重點,予企業決策者參考。

 

八個造成加密貨幣狂潮的成因分析

對於比特幣在兩年內,狂漲十數倍的驚奇現象,主要成因為傳統金融機構參與、名人鼓吹、全球低利、美元貶值、企業資產多元配置需求、政府干預減緩、比特幣隱密且流通性佳、發行限量的稀有性等八大複合因素疊加效果。在兩年前,KPMG發表的全球「加密資產」白皮書中,就已經預測加密資產將成為未來金融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在2021疫後未來的新現實(the New Reality)中,無論比特幣後續走勢如何,加密貨幣周邊金融商品變多(例如比特幣ETF等)、法人投入程度變高、主流幣交易更集中(於彼特、以太等主流幣)等趨勢仍在,而企業的決策複雜度與焦慮感,勢必也會繼續激增。

 

企業參與前的三項評估

企業的經營者,在參與比特幣投資前,應該從三個層面進行深入評估:

1.投資策略是什麼?

主流的基本面、籌碼面與技術面方法,對於比特幣等加密資產的投資效益分析,很難發揮作用。例如,在比特幣每一個創新高的時點,都有投研機構預測其價格過高,但幾乎沒有可靠的理論可以說明,這個無國家貨幣主權撐腰、沒有財務報表支持的加密貨幣合理價值,要如何定義?在暫時缺乏客觀的財務分析因子的情況下,企業必須謹慎衡量自身財務風險承受程度、資產配置的需求,再考慮是否以非營運用的資金進行適量的投資。

2.作業風險控制方法是什麼?

2020年底傳出中國人民銀行即將發行的數字貨幣(DCEP),在試行時出現了偽幣傳聞,使用者可能會擔心以數位形式所儲存的貨幣,失去了原本傳統實體幣以視覺、觸覺來進行防偽的辨識,是否就可以用繪圖或掃描軟體,在電腦上產生一張一模一樣的「數位偽鈔」?實際上,數位貨幣主要是以各類密碼學演算法的進行保護與真偽的辨識,而非眼見為憑的機制。若要偽冒數位貨幣,也肯定不是「P圖」等級的普通駭客可為。企業要更關切的是,傳統的財務通常由金融機構管理,並搭配企業內部嚴謹的財務內控程序;而去中心化的加密資產,「擁有密碼就擁有一切」,因此忘記密碼、駭客攻擊、錢包遺失、捲款潛逃的而遭財物損失的威脅,可能比加密幣被偽造的機會還高,企業必須事先建立特別的內部管理機制,或委託可靠的外部金融機構託管,否則難以防弊。

3.會計與稅務規範是什麼?

在企業持有加密貨幣時,財務報表如何認列?本身從事交易所或挖礦業務的資產如何認列?以及認列資產後如何課稅?,答案迄今仍未成熟、各國也不盡相同,企業應事先諮詢專業機構。

 

投資的態度

比特幣常被稱為「數位黃金」,它不僅具備許多黃金的稀少、耐用的特徵,還具備可分割性,可驗證性,便攜帶性和可轉移性。當然24小時可交易流通的比特幣,也有著「幣圈一天,人間一年」與黃金迥然不同的超級波動風險。幣圈投資者的信仰、信心、共識與熱情有多高,可能就決定了比特幣的市值有多大。因此企業如欲參與這場數位盛會,面對這類本身價值屬性變化極大的另類金融商品。與其擔心「比特幣值是否恆定」的問題,不如著重在整體投資組合的管理、配置,以及對企業財務與作業風險胃納量管理工作,做好充分準備,量力而為才能趨吉避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