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摘要
財政預算案摘要
簡要地列出了預算案中的各項建議
簡要地列出了預算案中的各項建議
利得稅
任何人士在香港經營業務而賺取或獲得源自香港的利潤(資本性利潤除外),則須繳納利得稅。
財政司司長並無修訂二零一八至一九年度的利得稅稅率和免稅額。一如以往,政府建議一次性寬減二零一七至一八年度75%的應繳利得稅,上限增加至30,000元,有關扣減會在納稅人二零一七至一八年度最終應繳稅款中反映。
二零一八至一九年度的公司利得稅稅率將維持在16.5%,而非法團業務利得稅稅率則將維持在15%。倘若兩級利得稅稅制獲實施,在建議的稅制下,首200萬元應評稅利潤的稅率將較現行適用稅率減低50%。
使用知識產權所賺取的版權費用,視作應評稅利潤的比率維持在30%或100%,視乎情況而定。因此,在二零一八至一九年度,有關費用的實際稅率將維持在4.95%或16.5%。
寬減二零一七至一八年度75%利得稅,上限為30,000元
折舊免稅額
工業裝置及機械的折舊免稅額維持不變:
初期免稅額: | 在產生開支年度扣減,以合資格開支的60%計算 |
每年免稅額: |
資產遞減價值的10% 、20% 或30%(視乎資產的類別而定) |
工業建築物的免稅額亦維持不變:
初期免稅額: | 合資格開支的20% |
每年免稅額: |
合資格開支的4% |
商業建築物合資格開支的折舊免稅額維持在每年4%。
部分資本開支可全數免稅,如電腦硬體及軟件開支,以及其他特定開支。
政府保留為環保機械及設備的資本開支在購買首年以及環保車輛的資本開支在購置年度提供100% 的利得稅扣除。
政府建議將建築物能源效益裝置的扣除期限縮短至一年。
捐款扣稅
二零一八至一九年度可扣稅的慈善捐款上限維持在應評稅利潤的35%。
主要政策措施
財政司司長提出了以下建議:
- 將稅務優惠擴展至合資格債務工具,包括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債務證券及所有年期的債務票據
- 將稅務優惠擴展至合資格企業財資中心向其在岸相聯法團提供的指明財資業務
- 開放式基金型公司及相關的稅務豁免安排預計可於今年稍後實施
- 研究為私募基金引入有限合伙制的可行性
- 進一步擴展全面性避免雙重徵稅協定網絡
- 為研發開支提供額外的稅務扣減,合資格的首200萬元研發開支可獲300%稅務扣減,餘額亦可獲200%扣減
提出多項建議,包括為研發開支提供額外的稅務扣減和增加各項稅務優惠
薪俸稅
因任何職位、受僱工作或退休金而於香港產生或得自香港的入息,須繳納薪俸稅。為減輕個人的稅務負擔,財政司司長提出多項措施。這些措施包括一次性寛減,增加數項個人免稅額,以及擴闊和調整累進稅的薪俸稅稅階。財政司司長亦提供了在去年財政預算案中提及的醫保供款的扣除詳情。
財政司司長建議一次性寬減二零一七至一八年度75%的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上限為30,000元。有關扣減會在二零一七至一八年度的最終應繳稅款中反映。
二零一七至一八年度及二零一八至一九年度所徵稅款為下列兩項之較低者:
(a) 應評稅入息實額扣除慈善捐款及可扣減項目後按標準稅率計算;或
(b) 應評稅入息實額扣除慈善捐款、可扣減項目及個人免稅額後按累進稅率計算。
2017-18年度 |
稅率 |
港元 |
2018-19年度 | 稅率 |
港元 |
---|---|---|---|---|---|
最初的$45,000 | 2% | 900 | 最初的$50,000 | 2% | 1,000 |
其次的$45,000 | 7% | 3,150 | 其次的$50,000 | 6% | 3,000 |
再其次的$45,000 | 12% | 5,400 | 再其次的H$50,000 | 10% | 5,000 |
餘額 |
17% | 再其次的H$50,000 | 14% | 7,000 | |
餘額 | 17% |
二零一七至一八年度及二零一八至一九年度的薪俸稅標準稅率維持在15%。
財政司司長建議增加子女﹑供養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稅額。他亦建議為合資格的納稅人設立傷殘人士免稅額。
二零一七至一八年度及二零一八至一九年度的個人免稅額為:
2017-18年度港元 | 2018-19年度港元 | ||
---|---|---|---|
人免稅額 |
基本 已婚人士 單親人士 傷殘人士 |
132,000 264,000 132,000 - |
132,000 264,000 132,000 75,000 |
子女免稅額 | 第一名至第九名(每名) - 出生年度 - 其他年度 |
200,000 100,000 |
240,000 120,000 |
供養父母免稅額 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 免稅額 |
60歲或以上 55至59歲 60歲或以上 55至59歲 |
46,000 23,000 46,000 23,000 |
50,000 25,000 50,000 25,000 |
供養父母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額外免稅額 |
60歲或以上 55至59歲 |
46,000 23,000 |
50,000 25,000 |
傷殘受養人(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 /兄弟 / 姊妹)免稅額 |
75,000 | 75,000 | |
供養兄弟/姊妹免稅額 |
37,500 | 37,500 |
根據上述薪俸稅稅率,一個四人家庭在二零一八至一九年度收入超過5,184,000元才需要按標準稅率繳納稅款。
稅項寬減
在計算個人薪俸稅時,可扣減項目如上:
物業稅
二零一八至一九年度的物業稅標準稅率將維持在15% 。
除物業稅外,土地或建築物擁有人亦需繳納差餉及地租。物業稅是向擁有位於香港的土地或建築物的人士所徵收的稅項。稅款按該土地或建築物的「應評稅淨值」以標準稅率計算。一般來說,「應評稅淨值」是指該土地或建築物擁有人應收的租金(減去該擁有人已繳付的差餉),再扣除20%作為修葺及支出方面免稅額後的金額。
某些特定情形下物業稅可被豁免,其中一項是在香港經營業務的公司。
差餉
全港物業的差餉徵收率將維持在應課差餉租值的5%,但二零一八至一九年度四季的差餉將獲得寬免,以每戶每季2,500元為上限。
寬免二零一八至一九年度四季的差餉,以每戶每季2,500元為上限
印花稅
物業買賣
財政預算案沒有建議對物業買賣印花稅稅率及稅階作出調整。下表載列二零一八至一九年度的印花稅稅階:
物業成交價
港元 超過 |
港元 不超過 |
稅率 |
---|---|---|
2,000,000 | 1.5% | |
2,000,000 | 2,176,470 | $30,000 + 超過$2,000,000 部分的20% |
2,176,470 | 3,000,000 | 3.0% |
3,000,000 | 3,290,330 | $90,000 + 超過$3,000,000 部分的20% |
3,290,330 | 4,000,000 | 4.5% |
4,000,000 | 4,428,580 | $180,000 + 超過$4,000,000 部分的20% |
4,428,580 | 6,000,000 | 6.0% |
6,000,000 | 6,720,000 | $360,000 + 超過$6,000,000 部分的20% |
6,720,000 | 20,000,000 | 7.5% |
20,000,000 | 21,739,130 | $1,500,000 + 超過$20,000,000 部分的20% |
21,739,130 | 8.5% |
購買住宅物業的劃一印花稅稅率為15%,惟香港永久性居民購入唯一一個住宅物業除外(適用的稅率較低,一般為上述金額的50%)。
此外,額外印花稅屬於現行從價印花稅以外的額外稅項,於購買住宅物業後36個月內轉售時徵收。額外印花稅會視乎住宅物業買入及出售的時間,按下表所列的百分比根據物業在出售當日的售價或市值(以較高者計算)徵收:
物業持有期
6個月或以下 |
20% |
超過6個月但不超過12個月 |
15% |
超過12個月但不超過36個月 |
10% |
買賣雙方須共同及個別承擔繳付額外印花稅的責任。
非香港永久性居民購入住宅物業須額外繳納15%的買家印花稅。
印花稅稅率及稅階將維持不變
香港股票買賣
香港股票轉讓按股票的實際價格或股票於轉讓日的價值兩者的較高額計算從價印花稅,總稅率維持在0.2% 。
香港繼續全面寬免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的交易印花稅。
其他重點
紓緩措施
與去年相若,財政司司長宣布了多項一次性紓緩措施。這些措施包括:
- 向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標準金額、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和傷殘津貼的人士發放兩個月的額外津貼。就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及鼓勵就業交通津貼,亦作出相若的安排。
支援金融服務業
財政司司長建議推出各項措施,以保持香港作為亞洲最具競爭力的金融中心的地位。這些措施包括:
- 預留5億元作為未來五年推動金融服務業發展的專用款項
- 推出債券資助先導計劃,吸引海內外企業來港發債;並繼續在二零一八及二零一九年發行銀色債券
- 推出綠色債券發行計劃,為政府的綠色工務項目提供資金,推動綠色金融
- 推出「快速支付系統」,提供全天候的跨行即時支付和資金調撥服務
- 研究為私募基金引入有限合伙制的可行性和相關稅務安排
- 研究如何提升香港作為保險業樞紐的競爭力,包括檢視稅務安排和其他監管要求
建議推出措施,維持香港作為亞洲最具競爭力的金融中心的重要地位
培育創新能力
財政司司長亦建議推出各項措施,以促進創科投資,並推動創科成果商品化。這些措施包括:
- 聚焦四大範疇:即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和金融科技
- 預留200億元用於落馬洲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創科園)第一期
- 向創新及科技基金注資100億元支援應用研發工作
- 預留100億元支持建設醫療科技創新平台和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科技創新平台,吸引頂尖的科研機構和科技企業來港
- 向香港科技園公司撥款100億元以改善園內設施及加強支援園內企業
- 向數碼港撥款2億元加強支援初創企業;另撥款1億元發展電子競技
建議推出各項措施,以促進創科投資,並推動創科成果商品化
電動車首次登記稅
為持續改善香港路邊空氣質素,政府推出多項措施鼓勵市民廣泛使用電動車代替柴油車及汽油車。這些措施包括:
- 繼續全數豁免電動商用車、電單車和機動三輪車的首次登記稅
- 繼續為電動私家車提供上限為97,500元的首次登記稅寬減
- 推出「一換一」計劃,合資格的現有車主購買新電動私家車並銷毀其合條件舊私家車,將可獲較高的首次登記稅寬減額,上限為250,000元
以上各項寛減安排會維持至二零二一年三月三十一日。
政府增加稅務優惠,鼓勵市民廣泛使用電動車,以改善路邊空氣質素
資料來源:二零一八年二月二十八日星期三發佈的《二零一八至一九財政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動議二讀《二零一八年撥款條例草案》演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