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中国重组服务前沿动态 - 2016年7月
毕马威中国重组服务前沿动态 - 2016年7月
在编制此通讯之际,我们尚不能确定英国退出欧盟及欧洲杯冰岛战胜英格兰两个震撼性事件究竟哪一个造成的影响更大,更令英国公民感到尴尬。同时,我们亦难以确定哪个事件更令那些理应知情的人士感到吃惊。
既然短期内我们无法确定英国退出欧盟将对英国、欧洲及更广范围的经济和政治格局造成的持久影响,我们不如在此通讯中讨论一些有意思的话题。本通讯将介绍开曼群岛、印度及中国的最新变化。希望能为您提供有用资讯。
开曼群岛督察——罕见却值得借鉴的一种方式
2015年10月,开曼群岛大法院委任毕马威中国及毕马威开曼群岛的合伙人侯柏特、陈美兰及Alex Lawson 为格菱控股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股份代号:1318)的联合督察员,督察该公司之事宜并呈报至开曼群岛大法院,同时在专注于法院识别出的若干特定问题后就该公司是否或是否可能资不抵债表达意见。据了解,这仅仅是开曼法院第三次使用督察这种特定形式。
点击此处查阅相关案例分析,了解督察的相关流程、好处及局限性。
2016中国展望
毕马威最近发布的《2016中国展望》报告指出,外商在华投资和中国对外投资的整体趋势反映了中国经济结构的重组转型,而这个趋势将会延续至2016年及以后。更多的投资机遇将会出现在那些能够促进中国经济向高附加值型转变的行业和领域中。
点击此处查阅文章
印度《破产法》
由于不同法院所产生的多种司法系统,目前印度的破产法律制度非常分立,这导致了司法管辖权不够清晰明确。
2016年的《破产法》旨在改变这种情况。《破产法》规定由专门的法院机构监督个人、中小企业及大型企业的破产清算程序。
人民法院和联邦院分别于2016年5月5日和2016年5月11日批准了此法案。但是,离创建《破产法》中提出的良性基础设施和生态系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毕马威印度就此法案表达了观点,其中包括:
- 详细综述了《破产法》及其提议
- 当前生态系统面临的挑战:印度破产制度破碎,现有司法系统所支持的企业复兴制度导致无法生存的企业不能及时倒闭,缺乏充分、可信的企业资产、负债及抵押数据资料等
- 为了确保《破产法》的有效性所需完成的基础工作。应建立破产生态系统,包括任命破产委员会成员和审判机构法官,宽免创设专业人员的资质以增加过渡时期的处理能力,等等
请点击此处查阅报告全文(英文內容)。
总体而言,《破产法》促进了印度营商环境的进一步发展,并有机会规范印度的商业行为,使其更加接近发达市场。
毕马威重组服务最新动态
毕马威中国重组服务团队进一步扩大
随着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被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选定为第一批17家符合报名条件的省外破产案件管理人社会中介机构之一,毕马威中国的重组业务继续扩大。
有关毕马威北京重组业务的更多信息如下:吕绮雯主管被任命为北京重组业务负责人。吕绮雯于1997年加入毕马威重组服务团队,拥有19年的重组服务经验。她是雷曼兄弟在港三家实体公司的清算人之一,也是明富环球(MF Global)香港证券交易业务的清算人。目前,北京团队有10名专业重组服务人员。在吕绮雯的带领下,北京团队致力于从事国内及跨境重组项目。
中国不良贷款动态和证券化
2013年,中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开始上升,并于年底达到了1%。2014年第四季度和2015年第四季度,不良贷款率分别达到了1.25%和1.67%。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最新公布的2016年第一季度官方不良贷款率为1.75%,表明不良贷款继续呈上升趋势。
我们继续协助多家中国银行处置不良资产包。自2014年初起,我们已经处置了245笔不良资产包,约合人民币1,500亿元。除了卖方,一些基金和潜在投资者亦就中国不良贷款买方机会和可行的清收服务平台与我们进行接洽。
中国不良资产领域的另一个热门话题是证券化。2016年2月,财政部发出通知,支持金融机构加强和改进不良贷款管理的有效性。其中一种方法是证券化。六家大型中国银行被选为不良贷款证券化首批试点机构;目前,我们正在向其中两家银行提供尽职调查、税务及会计咨询服务。2016年5月,另有三家银行被选为第二批试点机构。
印度重组服务团队将于7月25-26日在香港进行路演
毕马威印度重组服务合伙人Varun Gupta和总监Shailen Shah将于7月25-26日在香港向客户进行路演。若您对印度的不良资产方面有兴趣,并希望与Varun Gupta和Shailen Shah会面,请与钟慧敏女士联系。
© 2022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 澳门特别行政区合伙制事务所,及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 香港特别行政区合伙制事务所,均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 — 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
毕马威的名称和标识均为毕马威全球性组织中的独立成员所经许可后使用的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