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流失是否会导致懒改革?
防流失是否会导致懒改革?
国资改革观察 - 第一期, 二零一六年六月
这一轮的国企改革,“会不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依然是社会和公众关心的首要问题。然而,目前一些国企负责人因担心国有资产流失而被秋后算账,从而持谨小慎微的态度对待国企改革。本文将从企业经营风险和国有企业基本制度的构成两个角度出发,探讨造成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并提出建议。
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国企和其他企业一样都会面临机会风险和机会风险引起的纯粹风险。比如,一家企业它既有在市场竞争中取胜获得风险收益的机会,也有在市场竞争中落败承担风险损失的可能性。如果后者情况发生,显然不能简单地将之定性为国有资产流失。此外,国有资产的监管目标是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在这个目标之下。企业所有者权益被保障程度和增长的速度成为企业经营的重点,而企业资产的运营效率,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回报则相对成为次要目标。从根本上,这是一种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治理模式,并因此会导致企业经营者“懒改革”现象。
对此, 我们要如何激励更多的国企参与到改革中来,保证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开展,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呢?
© 2022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 澳门特别行政区合伙制事务所,及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 香港特别行政区合伙制事务所,均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 — 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
毕马威的名称和标识均为毕马威全球性组织中的独立成员所经许可后使用的商标。